不苛求完美,不停止进步。不懂数据的交互设计师不是好的产品经理。

一个人做卡片分类

今天想对目前接触到的数据产品进行一个横向的对比。

首先是想到用什么维度去横向对比,比如稳定性?开发周期?数据分析师们能不能自由配置?界面好不好看?

脑子里伴随着这个话题涌出了很多短语。

以往按照这种情况,我一般会拿出mind manager,进行一个思路的整理。

但是思考往往会先从纸面上开始,我在纸面上罗列了一些冒出来的短语,但是发现归类比较麻烦。

后来就借助了之前用的卡片分类,将我头脑里出现的任何短语,写到一个个卡片上,然后将它们平铺在桌子上,进行分类,也变征询别人的意见,之后将归类好的卡片进行一个类别的命名,梳理成右侧的excel文件。

之后,就能够设定各个维度的权重,然后对数据产品进行一个评测(评测会比较主观,这个不是本文的议题,略过)

所以,卡片分类,其实只是一个看起来专业的名称,而我们在生活中其实处处都可以活学活用。

卡片分类或许也不见得非要群众决策,应用到某某会议或者为某产品做决策中。

对应以上的案例,你或许会说:为什么不用mind manager或电子文档,如excel呢?

很简单,我习惯于在思考基本有框架前,停留在纸面上,而不是打开什么电子软件设备,思考成型阶段会有大量的修改和涂抹,而且手写的效率更高过软件上的添加形状、输入、修改等操作,即使mind manager的易用性已经很不错了。

盯着电脑设备,会使人的思路有点涣散。

或许我们也会想:为什么要进行卡片分类,而不是用结构化思维,先想好大的分类(无非就是那几条),然后再“填空”出细项呢?比如先想好基础架构,然后如何去描述基础架构呢?比如访问速度?稳定性?开发周期?维护成本?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都是不错的方法,但是往往当我们要做一些归类时,首先映入脑子里的不是类别,而是细项。所以从细项开始会更加容易。

而且开始不加类别的限制,会让头脑风暴得更加彻底,不错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最后,一开始就放开头脑风暴细项,也有助于检验我们的分类是否合理。

总之这就是我的一点点心得了,有兴趣的以后也试试吧。

评论 ( 1 )
热度 ( 4 )

© Heidi格物志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