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完美,不停止进步。不懂数据的交互设计师不是好的产品经理。

Q:交互设计的何去何从, 信息服务|流程服务|界面交互|产品设计|自己的小小情节, 感觉做了一段时间流程信息系型交互,来做轻量级的APP,或者工具产品,侧重不一样,且 自己状态也不一样,到底什么适合自己,是做一下重的再做一下轻的,来回去适应不同

交互设计有重和轻的区别吗?还是这种区别本身就是自己去强行划分的?

个人感觉交互设计应该没有重和轻的区分,只有适合不适合的区分——这是什么意思呢?

根据需求(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限制(时间、资源、可行性)等各种条件分析,得出最合适的交互设计方案,需要重就重的来,需要轻就轻量做。所以,搞交互的就应该有这种sense,任何场景,任何case都可以去接手,都可以去产出。

而且,在择业上,也不会有:我只适合做轻交互,或者我只适合做重交互的选择,所以,做这个无谓的区分,岂不是限制自己的上升空间吗?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理解你的意思,我感觉或者是因为不同类型的“系统”会对交互设计师能力和资质的要求略有不同,所以在切换时,难免会有一些迷惑。比如:

  • 偏前台的:用户前台的小应用,比如虾米音乐播放器、来往——重视的是对于用户的吸引力,完成必要的功能是必需的,但是需要额外加点料——让用户感觉到有趣、有创意,另外,极大可能滴提升任务效率,让用户在没有厌烦的情况下就完成目标。这种时候,恰恰是考验交互设计师功底的时候,因为用户有更多的竞品选择,他不满意,他完全可以放弃你。

  • 偏后台的:信息系统后台,比如erp、crm,或者流程管理平台等等——面向的用户基本上是需要经过培训、教育去使用的,而且基本上可能是可以很方便接触到的员工。重视的是功能上的融合、流程的畅通,说白了,只要核心任务能够通畅完成、充分考虑后续功能的拓展性,不追求过程重的愉悦、享受(当然,也可以去追求,但是真的优先级不高)。这种需要交互设计师拥有一定的架构能力、前瞻能力,掌控全局的能力,但是,如果有pd的话,有些交互设计师也会甘心成为画原型的工具。

  • 偏数据的:比如各种数据产品,如数据魔方、量子统计、百度统计、腾讯统计等等。这种产品与“交互”相比,更加注重的是“内容”的呈现,这里的内容,大部分是指数据。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数据能够更加方便地被用户认知,被用户理解,被用户能够利有去做更深层的数据分析、商业决策。这要求交互设计师从功能的交互设计再转而去理解数据,理解用户看数据的角度(维度),理解维度之间如何地展开更加符合一个数据分析的思路。

从我个人感觉,一个交互设计师的生涯,绝对不止于只做以上某一种场景。而应该在任何场景下都能够轻装上阵。那么,这可能需要“化繁为简”的能力。抛掉那些令人迷惑的表面现象,去找到交互设计的精髓、本质。那么万般系统都可归一。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来,其实,Cooper针对你的问题,已经早已有了回答,我不仅又翻了一下《交互设计精髓》这本书,在书的第2页,Cooper写道:

“交互设计是一种更加具体的、以人为向导的设计活动。理解用户的期望、需要、动机使用情境,理解商业、技术,以及业内的机会、需求和制约。基于以上理解,创造出形式、内容、行为有用,易用,令人满意,并具有技术可行性商业利益的产品。”

这个定义适用于很多设计领域,尽管对于形式、内容与行为的确切关注点,可能会因设计对象有所不同。资讯网站可能格外关注内容,座椅的设计则首先考虑形式。而数字产品,其设计则充满了复杂的行为。

所以,对于你来说,厘清自己的困惑,就不如把你认为的区分,找找究竟是区分在什么地方,这些区分对于你又提供了哪些新的机会点,以及需要你额外关注些什么,然后把它当成成长的机会。

评论
热度 ( 16 )

© Heidi格物志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