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完美,不停止进步。不懂数据的交互设计师不是好的产品经理。

活在当下?


何谓活在当下? 会有人不是活在当下吗? 日常生活中,时常看到这个句子。 表面的意思当然是让人们“不沉溺过去”,“不浪费时间在空想未来”,今日思量,却发现,我们口中提到,眼中看到,耳朵里听到的这句话,背后却是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诠释,也就印证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其一:忘记过去,完全不考虑明天和未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人生苦短,人生虚幻,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一场梦,不如一起游戏人生,及时享乐。甚者,可以忽略计划,责任,义务,不管长期规划,只顾眼前。 这是糊涂的“活在当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当下其实是被抛弃的,它并没有真实存在。 其二:清醒的活在当下。吃饭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吃饭。工作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工作。休息的时候,知道自己在休息。游玩的时候,知道自己在亲近自然。《故道白云》这本书中讲到的佛陀,对于吃橘子有这样的话:“你们平时吃橘子时,你是很清楚自己在吃橘子。你知道自己在剥皮,当你把一片橘子剥下来放到嘴里时,自己知道自己是在把一片橘子放到嘴里。当你体验着橘子的芳香和美味时,你觉察到你是在体验那芳香和美味。我吃着橘子的每一片时,我都觉察到它是如何的难得和美好。我吃橘子时,一直都没有忘记它。所以对我来说,橘子是真实的……” 佛陀说:“孩子们,留心吃橘子的意思,就是在吃它时,真正地与橘子接触和沟通,你的心没有思念昨天和明天,只是全神贯注地投入这一刻。这时,橘子才真正存在。生活得念念留心专注,就是要活在当下,身心都投进此时此处。” 这种活在当下,是清醒的,是觉察的。而对于这些觉察者,当下才是真实存在着。 我们为什么有时会感到不幸福? 除却生、老、病、死这些因素导致的,其他的不外乎因为忽略当下。 痛苦大都来源于对过去的执着,忧虑大多来源于不确定的未来,内心的失衡大都来源于外界:和他们的攀比,对他人的嫉妒,愤怒,仇恨,或者,是不必要的操心。 被过去纠缠,因未来恐慌,因他人失去内心的平衡,唯独不知自己生活在当下,这珍贵的不可重现的一时一分一秒。 真正的活在当下,是什么样的境界? 在《故道白云》这本书的背后,有这样一段话:“生命只可在目前的一刻找到,但我们很少会 真心投入此刻。我们常以为自己就是自己,而其实上我们一直以来都甚少与自己真正接触。” 佛陀对孩子们说:“生活得专注留心活在当下的这一刻。永远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说什么和做什么。这样的人能够防止自己的思想,说话和行为使自己或他们受到伤害。……如果继续这样生活下去,你对你自己和你的环境就会了解明白。了解和明白才会引致容忍和爱心的产生……” 这个月初,因为工作我和几个同事一同去上海出差。我非常高兴终于有机会向一位同事们公认的“偶像”请教。 这位偶像在公司已经做了8年。这8年,是很多人采摘硕果的8年。很多人,职业获得了大跨度的提升。也有很多人,早已跳槽,换了几家公司。而他,做过很多基础的工作,每一份不可谓做得不出色。他如今坚守在产品经理的岗位多年,并且经受了长时间的考验而用心如一,当自己的kpi和“正确的事”冲突时,明知会影响自己的绩效考核也坚持做正确事情。 他如今更充实和开心,是因为他4年前想要做的项目终于提上日程并一步步在推进。这背后离不开他的默默坚持。展会上,遇到海外的买家,他非常执着将他们拉到阿里的展台上,给他们演示我们的网站,当遇到网站的可用性问题时,他也会如新来的员工一样按捺不住。 我们开玩笑对他说:听说偶像你做设计也很在行,画线框图也很棒。 偶像一样很自然地回应:我会做的事情很多呀——他认真的表情告诉我,他不是在开玩笑,也不是在自夸。 我在刚来公司时,听到大家都叫他偶像,以为是一种善意的调侃和玩笑,直到后来我也开始像大家一样,用很崇敬的眼神很自然地叫他偶像。他或许不是外界通常理解的“成功”的典型,但是我相信他拥有着最平和最真实的满足和幸福感。 在出差的途中,我请教他:为何做了这么多年,在同一个网站上,做同一份工作,却没有任何麻木的感觉,仍然这么充满激情,充满动力? 他的回答非常简单,甚至在当时看来,缺乏我期望中的深度,是“阿甘”似的语言,他说:“我只有这一份工作啊,我又没有别的工作。我既然每天最起码要投入8个小时在这份工作上,那我为什么不用心去做好这份工作,我找不到其他的理由啊。我在做我想做的事情,如果我不想做不喜欢做,那还不如离开算了……” 你一定会遇到和他相反的人。他们不喜欢目前的工作,但是他们留下了。他们没有试图去改变什么,但是他们充满抱怨和不满——我不理解,这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 和偶像同样想法的人有很多。 在阿里巴巴十周年的晚会上,在18位创始人出列迎接震天动地的掌声和呼声时,其中一位创始人的讲话,非常另我动容。 他是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之一,也就是我们口中的十八罗汉之一。他身边的其他人,CEO,CFO,大都是高管行列。而他是被员工挚爱的昵称为“宝宝” 的人,是一位普通的架构工程师,还以写java代码为乐趣,脸上总是挂着满足的微笑。面向3万左右的观众讲话,对他来说,显然是第一次,他有一点拘束也有一点紧张,但是他的话语非常有感染力,他说:“工程师是最伟大的职业。”他还举了例子说,有两类工程师,就如同故事里有两种泥瓦匠,一种你若问他他在做什么,他会回答说我在砌墙。一类你若问他,他会说我在建一座房子。他希望自己是像后者一样的工程师。不但知道自己当下在做什么,还有梦想和目标。 我相信,他的幸福感来自于全心投入当下此刻,这份职业,还有人生。 像偶像和宝宝这样的人,并不少见,他们或许很平凡地隐藏在人群中。 同样是清洁工,有的就会想:我不应该做这个,我只是用以度日。所以他不知道自己在扫马路。 有的清洁工,他会做别的规划,但是拿起扫帚的瞬间,就会想:我当下在扫马路,我是在清洁这个城市,我就要把马路扫好。那一刻,他做的是最怕平凡的工作,但是也是最有成就感的工作。 所以,有幸福感十足的清洁工,渔夫。 也有失落感十足的亿万富翁。 幸福来源于内心。有以前的老友在网上问我:你近况如何?是否发财?是否幸福? 我回答说:发财真没有,但活着未尝不是一种幸福。我回答时,自觉会被当成“矫情”。果然此兄回复:活着不是一种幸福。 我只能狡黠以对: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然后,发现,以后连这样的话都不必说。 永远,不要猜测别人是否幸福。 也永远,不要去猜测别人对自己幸福与否的猜测。 这都和当下无关。 那个说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人,恰恰是清醒着活着的人,一时称霸天下的枭雄。那个说出“难得糊涂”的人,恰恰是很聪明的人,清朝的大书画家郑板桥。我们可以不求名可以不求利,但是心灵的丰富和满足感,是值得追求一生的。 那些每日苦恼,自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企图心永远大于行动力的人,往往是缺乏幸福感的人,往往也是不知道活在当下的人,这些人,也往往会迷失在不觉察或者不意义的娱乐活动中。有时,要靠某些刺激才能够觉得“自己还或着”,比如狂欢,比如酒精,比如放纵。——只有这样做过,才会体会,如此之后会有更大的失落感。 活在当下,活若理解为名词,就是生命只在当下存在,所以要珍视。活若理解为动词,则是认真,觉察,用心生活在当下一刻。 【后记】: 前些日子,读《把时间当作朋友》,写了一篇书评,主题是“为什么要活着”,实在没想到这个话题在豆瓣上引起了很多的共鸣,至今该书评已经获得了 84条回应,且不乏有非常精彩的话语和反思。

这周末,读《故道白云》这本书,我脑子里出现了另外一个话题——怎么样活着?

这显然是两个密切关联的话题。一个是前提和目标,一个是方法论。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已经讲了很多方法论,比如精确感知时间,如何时间管理,如何通过学习节省时间……而《故道白云》这本书则是通过佛陀成长开悟的历程,通过一个个小的故事,清晰明了地讲述了佛法。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是最直接,最直白的人生导引——这不是具体的方法论,而是从思想上,心态上,帮我们内在原本就存在的智慧。有了这个认识,我们才会有动力去利用具体的方法论去做一些事情。

我显然不够格去探讨如此深沉的话题,但是既然我要做”学牡丹开的苔花“,也不会自惭形秽。

我写这样的文章,并不是想说:“我已经做到了”,事实上,我做得远远不够。我是带着一种反思和自省的态度去写。

以此文与认真生活的诸君共勉。


评论
热度 ( 1 )

© Heidi格物志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