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完美,不停止进步。不懂数据的交互设计师不是好的产品经理。

【杂思录】论产品经理对交互设计师的“偏见”

最近接到过交互设计师关于如何转岗做产品经理的咨询,根据自己的经历,大概聊聊,如有偏颇,敬请指导。

交互设计师转型到产品经理这条路,看起来最和谐,也最容易。

但是这时就会遇到有意思的一个三角关系。



上图仅供玩笑,不为挑拨离间,请勿随意转发。

开发背景出身的人,会喜欢交互设计师,因为他们被产品经理虐惯了,而且很多开发工程师非常敬业,也会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所以很容易与交互设计师达成默契,共同认为产品经理“不靠谱”,“急功近利”,“KPI导向”,“传话筒”。所以他们认为交互设计师更懂用户,更为用户摇旗呐喊。

但是产品经理则担心交互设计师转型到产品经理是否能够适配,因为他们对交互设计师存在一些自己的认知,作为交互设计师,会认为他们存在“偏见”,但是从他们的角度(也就是我目前的角度)来思考,有时也不无道理。

用户体验本身是宽泛的定义,任何一环都会影响用户体验,从产品的定位、产品的功能直至到产品看起来是什么样子,产品怎么去使用,甚至产品如何推广到用户,每一环都影响着最终的用户体验。如下图:

但是因为职位原因,交互设计师却会更关注自己手头的“责任田”,用户行为路径怎么设计,页面布局如何,不同信息的轻重如何区分,而且,很多敬业的交互设计师会因为一个按钮的大小争得脸红脖子粗——这件事情我也经历过,当时有一个产品经理因为要KPI,要商品详情页的流量(PV), 所以他的建议是在用户尚未浏览完毕此页面宝贝的时候,在图片下方就要求加一个巨大的“下一个”按钮,以“促使用户点击”,从而提升该页面PV,所以当时负责此块设计的交互设计师一直和产品经理为此争论不停。

不过在以上案例中,我无疑会站在交互设计师这边,同样鄙视某些产品经理为了KPI或短期利益,罔顾长期回报以及对用户体验伤害的行为,所以交互设计师不背负业务指标,也更好地能够充当用户体验的卫士。所以背负着更为严苛的商业指标的产品经理或者运营同学偶尔对交互设计师的“清谈”表达些偏见,也是可以理解的。

“你跟他讲项目背景的时候,他在思考交互流程,你和他讲项目风险以及限制的时候,他在和你讲什么尺寸的按钮能够激发用户点击,你在辛辛苦苦周旋各种势力,做各种妥协和平衡的时候,他在和你争论必须某个功能必须设计成那个样子因为怎么地。” 

“这些细节是应该关注,而且也是交互设计师要发力的地方。但是交互设计师必须要明白,决定一个产品的成败,因素太多太多,绝对不只是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一环,交互设计师考虑到这些,也能够更加体谅和理解产品经理,从而双方的沟通能够更加趋向于同一层面。”

所以很多”偏见“在于:

  1. 格局不够,纠结于细节

  2. 太清高

  3. 用户的研究大部分止于属性画像和行为特征,而没有从目标市场的定位、用户的需求等市场角度进行考虑

在我咨询过的产品经理中,有一位同学说:

“合作中,有两类问题吧。一类是太注重产品流程,且对自己前后的输入输出边界太清晰,导致合作比较机械;第二类就是,缺少说故事或者场景还原能力,这点上在产品经理框定的商业范围内这些场景的故事,交互应该很熟悉,而不是用体验,趋势,流行这里词去论据自己的观点”,应该能够代表大多数产品经理对于交互设计师的评价。

可是,有“偏见”又怎么样?

交互设计师也可以坚持自己的责任田,带着偏见走更远,因为交互设计师同样对产品经理可以存在偏见。有时,这些偏见正是不同的岗位、责任带来的有意思的冲突。

所以,能够坚持继续从事交互设计师,心无旁骛的人,也是值得敬佩的。你也可以选择不太多去思考宽泛的东西,然后专心研究用户特征、习惯、行为以及对应的产品交互模式、行为路径设计,最新的交互模式等等。

这个前提是:

  • 1. 你信任产品经理的专业性,而他也信任你在交互领域的专业性,专业能够带来信任。

  • 2. 你们沟通没有障碍

  • 3. 你想一直做交互设计师

但是,如果你也有转型到产品经理的兴趣和意愿,或者想与产品经理合作得更加顺畅,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所帮助:

1. 提升互联思维

口诀:Everything is connected.

做的任何一件事情,想想它和什么是有关系的,从而能够拓展自己的思考。

若干年前,我受命去思考一个在线汉语教育的网站怎么策划设计。注意,是策划+设计,而不仅仅是设计本身。

当时,我也是刚刚从事设计,刚开始的思考很容易聚焦于页面本身,如何配色,如何布局,如何减轻用户的操作成本。可是考虑到策划本身,涵盖的内容就多了,我到底是为什么样的用户设计?

当时,我画了一个类似下面的图:



而在分析我们的用户方面,画了如下的图:



分析我们的用户,就必须要去研究三类群体,比如成人学习者、汉语学习者、互联网学习者,因为汉语在线学习者,是同时符合这三类群体的特征的。

从而分别研究三类群体,发现非常有意思:
成人学习者有以下特征:

而互联网学习者的特征:



汉语学习者的特征:



然后系统性地研究了一番,包括行业(汉语+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学习者(互联网学习者+汉语学习者+成年人学习者),教学(教学策略+教学设计)。虽然后来做的东西是简单的,但是我沉淀了大量的文档,100多页的WORD文档,以及100多页的PPT,你可以说这些都是浪费时间,废话连篇,可是这些文档都是实实在在自己一句句一字字敲出来的,目前,对于阿里巴巴的很多项目细节我记不清楚了,但是说起当时这个项目,我依然可以如数家珍,中间的取舍、优先级的来龙去脉不怕任何挖掘。

拿用户分析来讲,分析以上任何一个群体,都可以对我们的产品设计以启迪,比如因为我们知道互联网学习者存在的以上特征,那么在教学设计中,就要考虑是否可以:

  • 小模块学习——提升学习者成就感,减少中途的放弃。

  • 构建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随时对学员进行反馈和应答。

  • 促进师生与学生间的协作——降低孤独感

  • 重视学习评价和反馈,以及学习成果的阶段性检验。

最终我们从这三类人特征,提炼出我们的目标市场以及他们的特点:


进而才能够分析他们的需求:



然后才会有后续的业务运作模式、网站或产品功能列表、交互设计以及界面设计……

这里只是拿用户分析为例,实际上分析面向的行业,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则和潜规则,也有成熟的运作模式,自己业务所处的行业,一定是某几个行业的交叉地带,看清这些行业,对自己的业务肯定会非常有帮助。

虽然项目本身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坚持,但是过程永远是自己最宝贵的财富。所以,尽量去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行业,然后才能够全情投入,用心投入,自己也能够得到更多的成长。所以,作为交互设计师,做好自己的责任田是很好,但是要互联一下,思考自己所做的产品:

  • 是什么行业?

  • 和什么行业相关?

  • 这个行业已经存在什么竞品?

  • 是面向什么用户?

  • 这些用户是什么特征?有什么需求?

  • 为什么他们要来用这个产品?

想得越透彻,你和产品经理就越容易站在一个层面对话,不要过多去苛责他们为什么就YY出了那样的功能,而不是你提出的更加EXITING的功能?要更加了解背后的WHY?

或者,这里留一个作业,请你设计出一个题板,围绕一个产品或项目,每次强迫自己过一下那个题板,看是否答案都有解。

2. 永远要多思考结果背后的WHY

光有答案永远不够!作为产品经理,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因为有太多的WHY需要你去回答。

  • 为什么做这个产品?

  • 你们的产品和某某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 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用户?

  • 他们为什么来用?

  • 你怎么接触到这些用户?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渠道接触而不是另外的渠道?

  • 为什么提供这个功能?为什么不做那样的功能?

  • 为什么现在不收费?

产品经理每天都在和取、舍做斗争,每天都要回答各种WHY,而且答案要让自己的老板信服、合作的伙伴信服、投资者信服,最关键是,自己要信服。

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的“斗争”,很多时候也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斗争,这个斗争从来也没有停止过,也不要期望它停止,只有在斗争中,才能够让理想照进现实。

3. 放宽一些

眼界要宽,思路要宽。产品经理不仅仅是在设计一个产品,更重要的是要设计一种“模式”,运作模式以及商业模式,界面和交互本身只是这些“模式”中的一块而已。

有个设计师问我:你转型做产品经理了,是不是不爱设计了?

我说非也,设计无处不在啊。

你以为运营同学们,做一个活动,不需要设计吗?

同样需要设计啊,他们要设计的东西包括:

  • 活动的对象是谁?

  • 要选择什么样的类目和商品?

  • 要招什么样的商家?

  • 要设计出什么样的活动卖点?

  • 要宣扬什么样的氛围?

  • 要对接什么样的推广渠道?

这些从宽泛的角度去讲,都是“设计”。

Design在英语词典里解释为(conceive, plan out, sketch),包含了更多的含义,诸如“构思”、“想出”、“规划”等含义。所以从某个程度来说,人人都是设计师才对。

宽一些,就不会把自己聚焦于一个“设计师”的岗位上,而是把设计当成一项能力。那么不能让某个能力去限制你,而是要获取更多的能力,让不同的能力能够产生化学反应,激发出更多的潜能才是。

与设计能力相比,产品经理却明确是一个岗位,这个岗位需要各种能力,设计就是其中一种,从这个角度去想,那么设计就会产生优势。

说到这里,以前自己YY过的一张图,同样适用这个观点:DATA + APP的结构关系。



DATA=不同的能力和知识,APP=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的应用。

我为什么能够用这个模型去画这张图,同样是因为“Mapping”的关系,接触过移动互联网,了解过数据产品的建设流程。

我们要积累更多的DATA,然后可以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快速组装出所需的能力搭配。这样才能够应对各种职业变化。

最后,作为交互设计师,要相信: 没有什么不可能。无论是坚持在交互道路上深造深挖,还是把交互设计仅仅当成某个能力,寻求更多的联结、共鸣和交响,只要用心,都会有你想要的结果。

doubanclaim9f838ef361b498a3

评论 ( 3 )
热度 ( 36 )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Heidi格物志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