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完美,不停止进步。不懂数据的交互设计师不是好的产品经理。

那些因果



收到一封陌生人的来信:

你好,看你的博客很久了。

每次都有收获。

最大的感触是,你的思路如此清晰,如此理性,而且,文字表达能力相当的好,能把复杂的问题和心里想的点滴表达的准确而深入人心。

你还有个好习惯,时时思考,常常总结。

知道你很忙,我写信的目的是想问,你觉得,你是如何成为这样的人(具有上面所说的特点)?是你的性格天生?还是所学专业造就了你的严密思维?你何时开时意识到自己是这样的人,或者说努力成为这样的人。什么书或什么人、什么事慢慢影响了你?

我以为是有的,至少,你对我是有影响的。

每次在各种事纠结在一起脑子混沌时,看你的博客,也许会找到思路。即使一时找不到,也会鼓励自己象你一样,理清头绪,面对问题,不去抱怨。

不能浪费你太多的时间闲聊,只希望你能推荐些好书,或者,其它什么。

让我能有更好的心态,更清晰的思路。

谢谢。


本来想简单回复一下了事,因为确实很难用几句话交代清楚自己是如何成为这样的人的(况且,我也不是怎么样的人:D)。但是,在我写了一封简单的邮件即将要点击发送键时,那些我成长中遇到的人,经历的事,读过的书,却都浮现在脑子里了。


前段时间我也确实有所感悟——人生的因缘是那么奇妙,如果不是上一份工作中一个老板的不支持我们的项目,我也不会想要换工作,如果不是无意中发现这家公司的招聘站,如果不是招聘站做得很用心,我也许也不会投简历。如果当时这里的人在我由于已经答应了另外一家公司的邀约拒绝后不再继续沟通,我也许也不会来。如果不是那家公司的周老师,不对我进行鼓励,让我过来,我也许也不会来。那么任何一环,一旦没有,我就不可能在今天这个时候收到这封邮件。再往前推导,同样如此奇妙,如果不是之前的很多环节,我也压根不会遇到那个不支持我们继续做项目的老板……


我们的当下,未必是让人满意的,或许我们偶尔也会说,如果,当时,我怎么怎么样,我现在就怎么怎么样,可是,那些都没有发生。发生的,才是现实,当下的,才是起点


所以,我没有按下发送键。

我由于这个来信,认真地回溯了一下我成长过程中那些“因果”。

这封邮件,就像一个命题作文,我不知道自己完成得怎么样。

但是我是认真将它做完了。

而且我决定公布出来,若有千分之一的几率对你们也产生积极的影响,让你们在若干年后,回忆起当时我这个“因”来,善莫大焉。

——————————————————————————————————————

你好,谢谢你的鼓励。
你也没有自我介绍,我也不知道你的工作背景,所以可能无法针对性去做一些建议。

就我个人来讲,我如今的思考和写作的方式,或多或少会受到工作的影响。

但是我很喜欢你的来信,你的邮件,思路已经很清晰,而且很多判断都很正确。

 

我想,为了叙述简单,我还是用时间的维度吧。


有一句话是说,改变命运的,无非就是两个东西,读过的书,遇到的人。其实还有一个,就是经历的事。——你看,和你邮件里说的也一样,你的判断一点都没错。


那么我只所以在今天(且不论是好是坏),也是因为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人,经历了一些事,看过了一些书,一边走,一边思考的结果。

其实,每个人的当下都是由一系列因果关系决定的。

一个出版社的老师朋友,说过一句话:事情之间总是能推导出因果关系的。

古龙在《萧十一郎》这本书里也说过同样的话,出现什么样的果,总是能够推导出原本种下的因。

伟大的佛陀,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了解和明白,才能产生爱和宽容”,因为了解和明白,就会了解不良行为、态度背后的因,而这个因,一般却是可以被谅解的。

其实法国的俗语也有类似的表述,他们说:“了解一切,才会包容一切”。既然有因果关系,我们就不得不重视自己在不经意间因为遇到的人、经历的事、看过的书,种下的种种的因。


也感谢你,给我这么一次回溯的经历。所以我专心来为自己做这次的回溯(当然是围绕你的问题)。希望我长长的回复,不会吓坏了你。你的话,是我这次回溯的因,我也谢谢你。


   小时候:

1. 父母培养了我阅读的习惯。爸爸每次出差回来总是能够给我们带来图书。因为对书的爱好,培养我安静的习惯,也许是内向,不喜欢太热闹的场合,喜欢思考。这也是一种因。据说,家里藏书多的家庭,小孩子就会培养阅读的习惯。所以逼孩子读书不如准备一个大的书柜,放而任之。

2 . 妈妈,总是能够看到我们孩子们闪光的一面,并且不遗余力进行鼓励和夸奖。

还有其他亲人们的影响,还有我们的启蒙老师,不再一一表过。因为这篇主要还是将成年版的。


 高中  :

经历的事情:喜欢上文字。

1. 高中时喜欢写小说,小说的魅力很多时候在于,在作者写之前,整个故事的情节都已经在脑子里了。她脑子里一定有故事的起承转合。思路应该非常清晰。

2. 高三的时候,突然着迷散文。看了很多散文,毕淑敏的,余光中的,当然,还有余秋雨的,喜欢散文那种无拘无束的文体,不用费心去构架整个文章,似乎就想滴到屋檐上的雨珠一样可以无拘束流淌。散文当然让我学会了偷懒,一个星期三篇小作文,明明时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却写得相当有兴趣。也许这就是我之所以喜欢文字表达也有点点擅长的原因。

3. 但是我很快发现散文这种文体赋予我很多自由的同时,埋下了一些不好的种子。我太自由了,在开始的时候,根本不去想如何进行结尾。似乎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结果,高中时,很多考试都是议论文,议论文,就像八股文一样,是不自由的。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必须去储存大量的论据,还要学会议论文的框架结构,立题,破题……真的比什么都枯燥。当然,那个时候也不得已看了很多杂文和议论文。突然又觉得这些文章很有魅力。你说,单纯靠文字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埋下伏笔,引人入套,最后来一个全面猎杀,这一定得布局,一定得谋略,一定要把文字指挥得像千军万马,并且是精兵良奖才能达到目标。这一定是超强的功力。于是我有了一些偶像,比如佛陀、孙中山,孔子……不为别的,就为单纯靠布道,创立一些学说,并且被那么多人追随。这其中,当然有人格魅力,但是在其中,一定有语言魅力,文字魅力。再在其中,一定有文字之间的顺序和因果、逻辑关系。

以上似乎谈了不该谈的东西,都是一些与文字打交道的经历。其实上是对我影响较大的一部分。这也是后来我喜欢用文字总结的因。


遇到的人:

语文老师,屈海生老师。感谢他总是面无表情朗读我的小作文给大家听,感谢他在我小作文本上留下的“好”字。也许这是高中的时候,信心的主要来源。那个时候,我是一个多么腼腆内向的女孩子啊:)哎。


  大学:

经历的事:

大学期间,我是校报学生记者团的一员,还做过一段时间新闻部长。前期我还是改不了我散文的影子。被编辑老师和我们的团长批评过。新闻报道也是类似于八股文这样的东东,将事情讲清楚要比文笔好更加重要。所以,慢慢地,我被“纠正”了。我的文章里,不再有装饰性的东西,只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再加一些,也是客观的评价,事件的意义,后续的影响等等。我站在了文字的背后,冷静看各种事件的发生。

至此,我写过的文体,从小说、散文、议论文、终于到了实用性的新闻稿,也突然发现真诚、朴素、直白的语言才是最高难度的。

现在我的表达,也会想到这一点:真诚,朴素,直白地把事情讲清楚。但是讲清楚是件最难的事情,我功力不够,所以我不得不用很长的篇幅  。

也许未来回复这种邮件,我也可以用一封不超过10句话的篇幅了,邱吉尔曾经有一个有名的道歉信:对不起,我没有时间准备一个简短的演讲,所以我只好准备一封长的……

 

遇到的人:

校报记者团那群一群有良知、有理想、有思辨能力的愤青兼文艺青年们。我很开心没有花费全部时间在逛街、打牌、逃课、睡觉、看电影上,而是和一群人在校报学生记者办公室意气风发,跑报道,写稿子,并且由于这种身份,能够参与一些学生记者的调研活动,比如去贫困山区做农村调研……过去的峥嵘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我的第一份工作:

经历的事:

第一份正式工作让我从理想主义进入现实主义社会(之前实习的经历不算),是做网站设计。其实我的大学毕业成绩相当不错,已经是保研名额里,但是斟酌许久,最终放弃继续读研。但是我又没有像很多同学那样,忙着把自己标个身价卖出去。所以我是有矛盾的一面。这个时候我还没想清楚自己做什么。

我也放弃了实习的出版社的正式合同,稀里糊涂开始做网站设计。

收入仅供糊口,发展一切不明,做这件事情的起因就是就是被一个非常有煽动力的朋友忽悠的,但是,没有想到这份工作居然成为我以后的工作的奠基。

  • 由于接触并实际编写css和html代码,让我更加细心。

  • 由于遇到很多故障,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又不能中途放弃,让我逐渐耐心。

  • 由于遇到刁难的客户,被他刁难到数次掉眼泪,也不得不和他面谈,听从教诲,学会如何和客户更好沟通。

  • 所以,由于这第一份,钱少、辛苦、难过的工作,让我很快进入了社会,知道生存多么不容易,也快速去掉了大学期间“不知天高地厚”的傲气。

  • 并由此从传统行业(我大学专业是包装工程)步入到了互联网行业。

遇到的人:

我遇到一位良师益友,从他身上,我学习到很多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职业化表达的方式。我后来工作的很多方案文档都得益于对他的工作的参考。所以有的时候,遇到好的工作伙伴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他教会我提问的方式,在给出你的答案前,你需要先明白对方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你要通过提问,发现问题的真正症结到底在哪里。

他看待职业人士的标准非常高,我自我感觉良好的东西,他一向是不掩饰地提建议和批评,但是,他能够帮我分析,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这也是非常好的一方面。

what,why,Where, Who, How,这些问题,真的是非常有效!无论用到宣介方案还是用到其他场合。

我们很多人都善于夸夸其谈,但是善于倾听并发问的人并不多。

记得还有一次去清华大学某某学院参加的某次关于建导型管理的培训,有关表达技巧的四步曲,颇为受益:引言,陈述,调动,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是屡试不爽。算是特殊收获。


看过的书:

书对我的成长影响,肯定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我没有办法列举出一些速效的书籍出来。甚至我自己也不知道受了哪本书的影响。我在这里就列举一些我个人很喜欢的书吧。

周国平系列:周国平的散文给了一种新的启发,他的散文是有很强的脉络的。这和他本身是从事哲学有关。他的《只有一个人生》,《安静》,《精选集》,《人与永恒》都很不错。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客的经典著作,讲的大部分是知识分子的自我管理。帮助我们自己设定目标,进行知识管理和时间管理。


  第二份工作:

让我更加现实——明白企业生存不容易,明白理想需要有money。


经历的事:

靠一本电子杂志简历,我得到了第二份工作,从事e-learning,在线教育。

老板们说那本简历里,感觉我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并且有职业规划,也是由于这份简历,他们对我更加信任。

所以,很多人说简历要在一页以内,我是不相信的。篇幅不是问题,能不能勾起兴趣才是核心问题。

刚开始做动画设计,统筹几个人的工作,开始接触小团队的管理。经历过诸多挫折,稍微知道了如何更加有效进行团队沟通。

然后,开始规划网站教学产品。虽然我的头衔仍然是网页设计师,但是从我看过的一些的一些书和资料来看,我做的工作实际上是产品策划师。公司没有给我这个头衔,我自己给我这个头衔。

因此,我才知道,我努力的方向,也就是产品策划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是的,很多人是会受制于自己被规定的头衔或者职位——然后一直在这个头衔或者职位要求他做的工作。

比如有一些人给我写信,说他是一个普通的美工——那么他就会用美工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有一些人说他们是网页设计师——那么他努力的方向无非就是把网页设计师做到好就好了。


不要光看公司里他们是怎么叫你的,更重要的是看自己实际在做什么工作,想做什么工作,给自己来设立更高的标准,和更加明确的方向。因为在一家小公司,职位并不是那么健全,一人多职很正常。但是“忙”若无目标就是只忙不提升,忙要忙得有目标。让别人明白你是做什么的之前,先让自己想明白,自己是做什么的。


我在以前的公司里发现自己是做产品策划的,已经不是网页设计师了,慢慢的,老板也开始叫我做策划的,更多的策划类的工作就会交给我做。慢慢地,我就脱离了具体的网页设计,把网页设计交给了更加专业的人去做,相反,我开始做策划,做竞品分析,写产品策划方案,汇报给老板,制定工作计划,任务分解,组建并带领一个小团队,完成各项任务。

然后最重要的是,由于我从网页设计师变身成为产品策划,我就开始由做东西,关注到人和市场。这让我脱离一部分陷入产品、视觉里容易滋生的理想主义。一旦关注到“人”这个因素,我的设计就有了方向,谁来用我做的东西?他们为什么要来用?他们为什么要付费?等等。我开始试图在我的方案里回答这些问题。这也是为何我觉得交互设计一定要有营销的因素在其中的原因,其实UED的概念虽然看起来很新,但是换汤不换药,同样的思路早就在营销学科普及了。


这份工作持续了两年,我收获很大,还额外因为这份工作的关系,我了解了在线培训这个行业,使用google搜索e-learning,能够找到很多国外关于e-learning的参考资料,对于在线教育的教学设计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实我也有信心说,即使让我之后转行做在线教育的教学设计,我也一定能够做好。


读过的书:

  • 明朝那些事儿》,看了三遍的历史书,为数不多。对我肯定有影响。我的偶像除了那些靠自己的力量,语言、文字、身体力行创立一门学说的牛人之外,又多了一类人,那就是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攻城略地,常战不败的大将军。我钦佩他们的战略,战术能力,以及预知风险、应变的能力。读到这些章节,我都感觉到自己热血沸腾。能让人热血沸腾的书不多。而且,还有第一类偶像里多了一个牛人:王阳明。这个人的经历,也对我有很大的启迪。理想的高尚以及战术的灵活,是可以和谐统一的,行知合一,这些需要慢慢参悟,具体不多讲。

  • 营销管理》,科德勒的营销学奠基之作,不能不看。

  • 如何成为营销巨星》这本小册子,我超级喜欢。培养营销意识,是企业每个员工都应该做的事情。 哪怕你目前处理的工作多么无足轻重,它总是能够在很多个环节之后影响到你的客户。否则,你的工作就不必要做的。 我还为这本书写过一个书评

  • 《管理者生存必备:迈向管理之路的第一步》:这本书也是我的大爱。当我遇到团队管理上的问题就会去翻翻,也由于这本书,我喜欢上了引进版,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老外们阐述问题的思路很清晰,他们不怕废话太多,比如每一章节都告诉你,通过这一章,你将能够怎么样怎么样,甚至在开始划分很多篇幅来告诉你本书是如何组织的,每个章节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有问题,你将在哪一章找到参考。我后来写方案,发邮件,都会采用类似的方式。在邮件里,将人名高亮,如果有任务列表,涉及的相关人员都标注出来,我不需要他们看完了邮件去猜测他们要做什么,而是一目了然。其实写书是很需要ued的思路的。

  • 额外推荐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英汉对照管理袖珍手册,我一共买了他们十几本小册子。很多时候,人们认为这些小册子都是哗众取宠的速成系列,实则不然。这套书来自国外的专家级人物,这套书,都是一套类似于经典的ppt,提供了中文和英文的对照,让我们脑子里能够出现很多国外的术语,虽然这套书不可能在16开本的100多页讲清楚一门学问,但是他提供了一套很好的梗概给我们,并且借助那些术语,我们可以使用google进行外文的搜索。我很推荐这套书系。

遇到的人:

第二份工作,自然也遇到不少对我产生影响的人。

比如我们的四个老板,有理想主义者,技术狂热派,一直都是很支持我们的创新的尝试。也有实用主义者,他让我明白每一项功能可能会花掉公司多少资源多少资金,让我考虑投入产出比。在他们的意见冲突下,虽然在短时间内达成共识比较艰难,但是反思,总是能够从他们不同的人身上学习到不同的东西。

还遇到工作以外的人,比如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周老师,是她对我的欣赏,让我自己发现我还有有待发掘的潜力,也是她的鼓励,给我来阿里巴巴面试的信心,这也是我处在今天的因之一。她对于团队员工的高要求,时常让我反思自己。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在她邮件里提到的撰写邮件的注意事项,包括到标点符号的应用。

有时候,遇到对你有影响的人,不是在于你们相处的时间有多长,也不是你们在一起能够有多远,即使擦肩而过的瞬间,留下了一句话,只要触动你,并且产生积极的力量,这个就是对你有影响力的人。


我得到的:

在这个工作里,由于老板们给我的信任,以及我的团队给我的鼓励,给我充分的空间自己探索尝试,大公司利于发展,小公司利于成长,这句话真的有道理。我明白了以下几点:

1. 机会更多是自己创造的

2. 职位有可能是自己设立的

3. 术语很重要——要利用互联网快速学习,必须要搜索到专业的东西,要用术语去搜,比如prd,mrd.

4. PPT很重要——我知道今年ppt的书籍很多,但是我在2007年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一个小公司,若你是直接面对4个老板进行汇报,并且他们都是大忙人,你做的一块业务只是这个公司尝试性的项目,分配不出太多精力去关注时,你的ppt和方案非常重要。你必须得找一个时间,把他们全部都约齐了,在他们没有睡着之前,将所有你要讲的东西讲完,并且让他们把该记住的记住,该决策的决策掉!不然你就拿不到结果。

5. 书籍里面有力量——我比大学期间更加喜欢看一些和当前工作无关的书,也会更加有目的去看书。

6. 搜索引擎是很好的老师——我发现,会用搜索引擎搜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这意味着你要学会怎么去搜,比如使用通用的术语词汇。当然,把搜集到的信息,经过梳理加工应用,是最关键的。所幸,我一直是个喜欢学习和进步的人——这也是因。

7. 在这份工作经历中,我也确定了自己的签名,那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不苛求完美,不停止进步”。追求进步,探索和学习,变成了一种本性,而不再是一种压力和任务。甚至我并没有为学习提前设置任何目标——我只是想了解。所以我看《项目管理艺术》这本书不是意味着我要做项目管理,只是我想要了解。


  第三份工作:

更加现实——明白光有钱不够,理想需要更多支持,比如技术,资源,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


经历的事:

第二份工作让我提升了很多,但是做项目毕竟不是那么理想的。当梦想遇到现实,就可能会不了了之。

情况就是几个老板内部出现意见的分歧,对于眼前利益和长远规划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对于是否坚守目前规模还是增加投资做理想的产品,出现领导层的不同意见。最终,还是选取了更加保守的方式,开始将赌注押到一对一的在线教学以及客服、老师上,并且我也意识到,我对于公司的价值也不如以前了,我应该考虑换一份工作了。


同样,是术语,将我带领到了阿里巴巴用户体验设计部。因为我通过互联网,知道有那么一批人,在从事用户体验设计的工作,也知道了这些工作对于我们能力的要求,然后一一对照,觉得自己虽然做的不叫UED,但是却有很多相似之处。于是投简历,重点是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他们的能力要求找到契合点。之后,我来到了阿里巴巴,转身做交互设计的工作。当然,除了简历上的描述,他们(也就是我们)更关注的是以往的工作经验,有关的作品,还有就是从谈话中投射出来的一种思路。


目前在阿里巴巴工作了两年多的时间,一直从事交互设计师,只是工作内容随着项目在迁移,不像以前频繁的更换职位,让我有很长的时间去深入专业的修炼。从入门时的一知半解,我慢慢地也确实在成长,在进步,也开始不断总结自己的所得,去影响别人。


当然,这其中,也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生怕自己会误导了别人,所以每次也特定强调都是个人所得,不要盲目乱用。


我们经常会觉得作为成长,还是在小公司比较快,因为角色定义不是那么明显,做一件事情,掺和的人也不多,往往几个老板拍板了就可以有资源大力去支持。而且做的东西,一般都是完整的,具有开创性的,因此也较有成就感。到了大公司就不一样了。角色定义很明确,虽然你可以多操点心,但是更多的还是要依赖于合作伙伴。做的东西,尝尝是修修补补,增加个链接,改小个button,将某模块从位置一转移到位置2,即便这样,还需要监控数据啊,应对投诉啊,所以每次做点东西,掺和的人多了去了,客服,销售,法务,财务……连技术资源还需要去申请才能得到,这个时候,多怀念以前的高效的日子啊。所以,往往,一年做下来,发现自己也没做成什么有成就感的事情,或者你当时做的东西,已经在快速迭代里又被砍掉或者改掉了。


我呢,出于种种的因,还是算幸运的,从入职5个月就围绕着公司的战略方向走,一般,公司的战略方向,都会衍生出新的战略级产品,我很幸运,做了一些完整的且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是只是作为交互设计师这样的角色。


而且阿里巴巴做为大型平台,有着小公司比不上的优势,这些对于设计师来讲也至关重要:

1. 你做的设计,那怕很小的改动,第二天都会有百万级的点击使用,能够明显看到设计对于数据带来的直观变化,这在小平台上是不容易做好的。

2. 大平台会给你充分的时间去磨一些小东西,比如搜索筛选,一次又一次优化改版,监控数据,若你真的很想进步,这块东西一定能够做到专家。

3. 阿里巴巴国际站,面向的是国外和国内两重用户,我们需要本土化也需要国际化的视野,因此相比其他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我们平时更多借鉴国外网站的设计,更多参考来自国外的研究报告,因此我们也更加容易产生出国际化的思维方式。


另外我的收获是,我体会到,

决定一个产品是否成功的因素,太多了。

战略,定位,设计,营销配合,大的市场环境,后续的客户服务……来自用户体验设计部的工作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要接受并承认这个事实,不要过大夸大自己的工作价值,要看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以及自己在什么环节起到作用,这样才能够明白各个部门都在做些什么事情,才能够发掘别人的工作价值。


读过的书:

  • 故道白云》,里面的佛陀讲道,一向简单明了,直入人心。佛陀面向不同的人讲开悟之道,他对孩子们讲,对学佛的人讲,对国王皇后讲,对恶徒讲,他没有任何道具,面对不同的倾听的角色,选用不同的语言阐述方式,他真的十分ued. 其他的收获,不外乎“活在当下”这四个大字。

  •  《沉思录》,好书,一直没看完,一直也放到床头。看那些看似沉思一般凌乱的语言,实则有严谨的逻辑在其中,并且贯穿了全本书。

  • 天下大道》名字虽然有点虚,但是诗歌般的语言能够让你很快沉浸其中,来自印度哲学家奥修的经典著作,讲述老子学说。

  • 影响力》,看了会不舍得推荐给身边的人。我再次感叹一下,老外们写书的严谨性,里面的判断,都有大量的论据作为支撑。

  • UX设计之道——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web设计》,说来惭愧,我读的有关ued的书不太多,除了《web信息架构》就是这本书了。而后者我多半用来作为参考书,《ux设计之道》倒是从头到尾完整读过了,是来自一位出版社的编辑赠送的书,我非常感谢他。这本书不玩概念,是结果项目过程讲ux设计之道融入其中的书,虽然是国外著作,但是又比较切合中国工作环境,非常值得推荐。

  • 理想的下午》,来自清贫美学的创始人,台湾舒国治,我们做不了老舒那样的洒脱,任性偷懒,不上不想上的班,不说不想说的话,不见不想见的人,行走不问目标,随处皆可长眠,任是把一个人生过得像赌博一样,也就是他的原话,“我就是几乎以赌徒的方式来过一下这个人生的”,我们做不到赌徒,但是在人生里面多做一些尝试那又怎么样呢?既然整个人生都是一次过程。

遇到的人:

当然要感谢因为相信我,把我招聘到阿里巴巴的Panda和Lucy,以及我的师傅Titi,也总是他们,会在关键的时间给我支持,给我机会。

阿里巴巴简单透明的工作环境,确实如此,我在这里确实感受不到太多的办公室政治和勾心斗角,可以专心做事情。

这里的管理层,也大多数没有任何架子,平易近人,你可以直接对他们讲:“我不是很认同这种做法”。

而且虽然管理的业务很多,他们往往还了解细节,知道你的痛苦和纠结之处在那里,他们也善于聆听,我个人感觉比我的第二份工作的老板更加善于倾听。这是我很喜欢他们的原因,也是更加有动力做好工作的原因之一。


我的所得:

1. 好的设计方案必须辅助于恰当的沟通方式。没有任何设计方案是摆出来大家立马都认可的。你必须去解释你方案的背后的东西。而且在嘈杂的忙碌的工作环境里,你喊的声音大,不是说服别人的方式,真正的还是你的思路,你的表达,你的论据。

2. 站在受众角度去思考问题,做事情。认真以ued的态度去处理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比如邮件,请考虑你的收件人需要在1分钟内决定这封邮件的删除、存档还是回复,你直接告诉他,你期望他收到邮件后做什么——每封邮件的发送,必须想清楚你想要接收到的人做什么,否则就不要发。其实通过你的来信,我已经发现你做得很好得,比如你就直接告诉了我,你写信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我才说很像命题作文。

3. 养成的工作习惯:随身携带笔记本,做ppt前一定要先把ppt的脉络理清楚,甚至写下来每一个页面的主要内容。

4. 利用好gtd:使用gtd来管理工作生活,处理生活中不断接受到的各种信息。

5. 使用google:搜索引擎很重要,google比百度重要。因为,我们的行业很多理念来自国外,我们要用他们习惯的术语去搜索,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用google学习,并且建构出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英文对照的)

6. 使用mac:我后悔没有早点用mac。使用mac,让工作如同娱乐,让娱乐如同工作。不用担心病毒,可以使用很多很好的专业版破解的好软件,还有很多好处,我认为它开始影响了我。

7. 提高专业性: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不是为了什么名利,不是为了什么晋升,虽然这些很重要,但是想开了其实也就是浮云。关键是,你的内心要形成一种动力,那么就是,我今天一定是比昨天更加优秀的,我今天一定是比昨天更加进步的。学习是一种本性。而在工作的环境中,你的专业性,能够给你带来信任,信任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持续在专业路线上去而不考虑做管理路线的原因。

 

  最近:

从现实主义回归到理想主义者。

我感觉到我处在重启动的状态。我比以前更加好奇,更加喜欢尝试。或许人都会有这么一个黄金的阶段,这个阶段,会让你抛弃掉一些固有的框架限制,你会重新发现人生有多种可能性。


1. 不要给自己下定义。在上季度的一次review中,谈起某个问题,我说:我的优势是逻辑分析能力,我一定要强迫自己思考得很周全,才能够拿出来给大家去评审……谈到自己的弱势、优势,我不断引用一些星座理论、全脑测试等等,新来的老大(大宇)和我分享他的心得,不要对自己下任何定义。不知道为何,我突然间豁然开朗,不要认为我是水瓶座,所以我一定是冷漠的。我是处女座,我一定会存在先天不可改变的纠结。我的全脑测试是bd脑,我一定是个矛盾体。有的时候,你对自己下什么样的定义,你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反过来你又认为这个定义是完美的。这样,虽然能够让你减少一些方向的抉择困难,“认识自我”,但是也少了很多可能性。况且,“我”本来就不存在。也因此——

2. 不理会什么面子和台阶。性格虽然是我们独立于众人的条件,但是,若我们不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的表现,也就会更加活得自在。

3. 追求简朴的生活——只爱基本款,一个款式看中了,黑白灰各来一件。喜欢的鞋子,我从来不介意买多一双,5年前的衣服,如今还在穿。从来不盲目追求流行。保留一些非常穿的风格,偶尔给大家一些惊喜。用吊带、背心、开衫、打底衫,相互搭配,可以从春天穿到冬天。当我开始养成了这种习惯,我也着实发现内心空灵了不少,减少了很多干扰和选择困难。我还相继续坚守此道。
4. 看书,看和工作无关的书——总有一天,他们会在你想不到的时候,成为你的某个因。尽量看书,电子文档可以看很多,但是你会突然发现,那些都是浮云一样,留也留不住。

5. 捡起很早之前丢失的爱好——比如画画,但是选用更加务实的方式,不再将房间折腾到像开了染料铺,用彩色铅笔代替。

6. 避开无意义的辩论——在辩论中取胜,没有任何意义。如有无意义的辩论,微笑,点头,觉得有意义就听,无意义就找借口离开现场。不要参与其中。参与其中会让你错过这本来就无意义的辩论中唯一有意义的部分。当然,你得识别什么是无意义什么是有意义的。  

7. 自信——相信我们没有不擅长的东西。那些在我们看来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原因只有两个:还没有开始做,做得还不够。没有人擅长用脚来写书法,但是若他没有手了,他的脚就变成了比手更灵活的工具。在我们看来遥不可及的地方,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出发,或者走得还不够远。一旦我们有了更强的动力,或者被逼无奈,我们一定有潜力做好任何想做的或者不得不做的事情。

记住,因果关系。什么样的因,会带来什么样的果。因和果之间或许会隔上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但是迟早发生。当你种下什么因的时候,就不要有侥幸心理。果总会出现,不一定是直接的。而且很多时候,面临让我们不满意的“结果”,若认真去追溯原因,却发现原本种下的原因,不是来自别人,更多的还是来自自己。


当然我们不能过于介意这些,从而束手束脚,不敢做任何事,我们能做的就是清醒一些,当出现果时,淡定一些,减少对于环境或者他人的抱怨。


我的家庭作业,做完了。

我比你预期的交代的多,是因为除了给你答案,我也借此给了自己答案,希望你不介意,  

写到最后,我突然心发奇想,若大家都先定位一下自己,然后回溯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一起来分享,岂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评论 ( 2 )
热度 ( 11 )

© Heidi格物志 | Powered by LOFTER